提到“垃圾分類”,我想大家并不陌生,去過很多城市,包括近幾年雖然上著網(wǎng)課,也會偶爾出去散散心,看過很多城市大街小巷的垃圾桶,但是蘇州,卻是我認為基礎設施做得非常到位的地方,這也是我為什么選擇來蘇州上大學的原因之一。
我是去年加入綠色江南的垃圾分類隨手拍活動的,作為一名大學生,特別想多參與一些豐富多彩的社會實踐活動。打開蔚藍地圖APP,首先吸引我的是“您本月已累計X個小區(qū)的有效隨手拍,再拍攝10個小區(qū)就可以領取社會實踐證書了,加油!”
在我隨手拍走訪的各個社區(qū)里,看到了每個垃圾驛站的規(guī)模化建立,老城區(qū)的垃圾驛站是一種風貌,園區(qū)和其他區(qū)域的垃圾驛站又會有不同的特點,有的還會融入“姑蘇”元素,基本上,每個垃圾驛站都會有專門的督導員,這些督導員有的是物業(yè)的保潔人員,有的是社區(qū)的志愿者,大多年長和藹,特別有責任心。與我想象中的垃圾分類點充滿著各種異味不一樣,蘇州的垃圾分類驛站垃圾清運非常及時,每種垃圾都是不同的轉運車轉運,地面也不會留有太多臟污的痕跡,有一次跟著垃圾轉運車輛走了一路,發(fā)現(xiàn)很多地方都有廚余垃圾就地處理中心,真正做到了前端的減量與后端的處理相匹配,這樣我每次勸人分類的時候,別人說的“讓我們分類最后還不是一股腦全倒在一起了”,我也有理由反駁去解釋每一種垃圾的最終處置去向。
最近幾年我們也在談低碳生活,其實蔚藍地圖APP也可以讓我們解鎖校園生物多樣性,了解減塑情況,或者記錄日常物品的碳足跡,比如我們日常的紙張,衣服每千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都會有記錄,同樣也督促著我們每個人節(jié)能減排,減少碳排放,從而促進垃圾的源頭減量。在看到校園里不認識的花草樹木時,也會打開蔚藍地圖的“曬曬”,可以識別出每一種植物的名稱,今年的減塑打卡也讓我對學校周邊商店塑料袋塑料吸管使用情況有了更進一步的觀察,探索周邊生活環(huán)境的點點滴滴,邀你和我一起來打卡呀!
致謝單位:
內容來源:綠色江南微信公眾號